2013年3月30日星期六

澳,紐。(四)Stereotyping in Tasmania

 在Tasmania的幾天,我們除了留在Hobart市遊玩的兩天外,因我們都有牌卻不能駕馭,所以都是分別join day tour的。Hobart實在是一個很少的城市,少到,見過的遊客都會再次遇上。甚至是,local tour每次只有十人多,也曾在及後的日子遇上相同的遊客。

而在local tour時最深刻的就是tour guide的stereotyping。他知道我們是來自香港的學生後,問及我們選修學科。我答,攝影,而我朋友修的是職業治療。Tour guide說,「我還以為香港來的只是修讀accounting!」然後有兩個來自印度的女子,不停跟tour guide談論印度的文化。Tour guide猜她們是教師,估中了。大概就像只有教師才會不停的談論文化。而我們有另一位團友來自瑞士,tour guide提到瑞士人非常precise的基因。因此,我們每次要約時間集合都是非常零丁的。不斷就是「七分鐘後集合」、「下午二時十八分上車」……

有次去到一間賣apple的商店,是生果那種apple。那個店員說我的樣子很像party girl。但我完全不像喔。尤其我在澳洲(特別是在Tasmania)天天在遊山玩水,身穿十分輕便( = hea )的打扮,真是難以理解。

Port Arthur


Tasi的East Coast

在Bruny Island遊「快」船河


沿途美麗的自然生態


還去了看cave呢

2013年3月23日星期六

澳,紐。(三)在Hobart看畢業展

剛剛完成了一個hectic的學期,終於有時間繼續寫我的澳紐之旅!如果大家還有印象的話(不過我相信是沒有的...)在《澳,紐。(一)》中提及過,我的藝術歷史教授在第一堂就提及源於New Zealand的Maori Art。我之後才發現原來他也是曾在Auckland讀書與工作的!難怪他會用Maori做例子了。

今天我想講的,就是在Hobart遇上的一間art school。

第一天到達Tasmania,在Hostel放下行季後,便走到Hobart海旁附近亂走。我們買了fish and chips take away坐在海邊吹著夏天的海風,一邊picnic一邊看風景。平靜的海港突然熱鬧起來,
很多老人家從一艘郵輪下船遊覽,便有不少人向我們問路,我們只能笑說我們也是剛到步。飯後我們開始在附近亂逛,行到一個banner面前:「Tasmania School of Art Gradute Exhibitions Showing Now!」我們就決定入去看看。

展出的art work有些都quite interesting,可以看到一些local elements例如是大自然,有些講及人與環境(自然)的關系。不過看這個grad show的重點是,我們決定參觀整個校園,哈哈。整間art school不算太大,畢竟Tasmania的人口就是很少,以2012年就只有50萬人口。

Grad Show門口


art work from the grad show


而最最最吸引我的地方是,有些studio的窗口是可以看到海景的!校園就是位於海旁,可以看到海港和後面的群山!!在這些studio裡工作超幸福...


corridor of the campus

view from the campus

printmaking studio

window from printmaking studio!!!

sculptor outside the gallery

2013年3月16日星期六

海關的故事(四) - 自由貿易

我在這個網誌已先後講了3次海關的故事,近來與海關有關的新聞多的是,又和自由貿易拉上關系,又使我聯想過往的見聞。

我所理解海關的功能包括處理進出口貿易,包裝海陸空的貨運、郵遞的管制,這部份功能除非是做進出口生意,日常我們是不知道的。另一部份功能就是出入境旅客的管制,每個旅客,無論是參加旅行團或自由行者皆要應酬海關,有些海關是對旅客全部檢查,現在大部份海關是用先申報後抽樣檢查的手法把關,亦會用X光機及海關犬輔助。

我80年代去巴基斯坦城市克拉嗤 (Karachi)時就是全部入境旅客都要檢查行李。年資大一點的旅客,應該記起60年代回鄉探親時,在羅湖等兩、三小時檢查行李及回鄉介紹書的場境。我近年都沒有這種入境要全部旅客要檢查行李的經歷了。

自行申報然後抽樣檢查,想信是減少入境旅客所須時間的其中一種方法,我之前就是講過某人的故事:帶了牛肉干入美國

出外闖蕩多年,都未敢說知道如何入鄉隨俗,有時都會出錯。大路的:毒品,大額現金當然知道不可帶,有些國家對農牧產品亦有管制。我第一次去美國是1984年,不知道不可帶食物人境,當時已忘記了原因,在日本東京轉機時買了個pizza薄餅上機,在美國落機步行往入境及海關時,見到大大字寫不可帶肉制品,而我的薄餅是有香腸的,最利民的就是大標題下就是違禁品回收箱,我的薄餅就進去了。

 80年代去大陸旅行,過了羅湖未去深圳入境時,見到有生果賣,就買了幾個萍果,用膠袋盛著。到深圳入境時,海關人員指著我的膠袋,說不可帶生果入境,我本能的說是在中國境入買的亦無用,最後就在海關入口,表演快速吃生果,食到食不下就放棄!

早幾年一個夏天,由三藩市駕車到拉斯維加斯參加展覽,除了展覽亦去了大峽谷等地,車上就有生果包括西瓜等食物,回程時未重回加州境時,同行的美國人就將車駛到其中一個休息地方,目的是要吃光所有農產品才回加州,因為加州州界是有檢查站,抽樣查車,有農產品帶入加州是要罰錢的。

以上的經歷,都是海關或其他執法人員要保護當地而執行的管制,有些是和稅收有關,亦有是保護農牧業,防止有外來的蠅、蟲、病等轉到當地農場,一般國家亦會嚴管植物種子類進口,因為外來的植物亦會影響當地生態。管制出口也是有的,也不是旅客喜歡的就可以帶走古董、稀有金屬、大額金錢等。

以上都和自由貿易無關,要進口農牧產品到美國、中國,只要根據當地進出口法則,特別是衛生檢查就可以了。旅客所帶物品本來就是自用性質,不是貿易!